游客发表

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发帖时间:2024-03-28 18:55:32

  现在人们一谈低碳经济,低碳讲工业的农业多,讲城市的潜力虎婿当道多,讲乡村的低碳少,讲农业的农业少,实际上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潜力

  气候变化和已走向末路的低碳化石燃料时代,正在给农业和人类发展带来新的农业挑战。气候变化造成的潜力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推动农业领域节能降碳,低碳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

  发展低碳农业从何入手?可以从循环经济的潜力4R原则,即“减量化、低碳再利用、农业再循环、潜力再思考”四个方面,来阐述低碳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

  减量化原则的运用——推行“九节一减”。在农村要有“系统节约”的概念,可以具体化为“九节一减”。“九节”,即节地、节水、虎婿当道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就是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过培训,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从事三产。

  抓好“九节一减”,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还可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在广大农村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化解农业风险,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实现形式。

  再利用原则的运用——做强加工业。一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二是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有时由此产生的效益会超过主产品的效益,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再循环原则的运用——发展微生物产业。从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仅依靠水土资源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它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目前农村微生物运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是沼气。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新的出路之二是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新的出路之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智能代替化学能。

  这三条新出路,是在广大农村发展低碳农业的着力点,可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再思考原则的运用。一是经营生态环境,二是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三是调整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这三点,尤其是第二点的“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中,有机农产品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绿色农产品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化肥农药,少用化学合成物,多用有机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的问题,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实践表明,发展有机农业,在这一领域几乎能够达到碳中和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强化固碳,还会带来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方面的益处。有机农业兼具许多优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够作出重大的贡献。

  此前有专家提出的“一料(秸秆)变四料(肥料、原料、饲料、燃料)”的思路,也是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对策。

  用秸秆做肥料。传统的做法是把秸秆深翻到土壤里腐烂做基肥,有的把秸秆粉碎掺加畜禽粪便发酵后做生物质有机肥,也可以对秸秆进行速腐还田,这样做可减少对化肥等高碳肥料的利用。

  另一方面,用秸秆做肥料进行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使耕地质量改善,还可以把秸秆内的碳固定在土壤内,这同将秸秆露天焚烧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

  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按平均容重为1.2吨/立方米计算,如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二氧化碳。即使我们利用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增长过程,每年也约有10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在耕地里。可见用秸秆做肥料还可起到土壤固碳的重要作用,技术上也相对容易操作。

  用秸秆做原料。有的用秸秆做各种类型的纤维板、木塑型材,如以麦秸为原料经过挤压成型为定向结构麦秸板,可广泛用作于墙体、屋面和地板的底衬板,是框架结构建筑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既隔热保温隔音防潮,又增加房屋的空间体积,可大大减少高耗能的钢材、水泥、砖瓦的运用,还可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有的用秸秆烧制活性炭,如安徽省阜南县用当地盛产的红麻等农作物秸秆烧制活性炭,每年可节约木材50万立方米,减轻了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有的用农作物秸秆与牛粪等做培养基培植各种食用菌,还有的将秸秆经预处理后厌氧发酵作制沼气的原料,解决了沼气原料不足的问题。

  用秸秆做饲料。将玉米秸秆青贮氨化喂牛效果好,还可将玉米秸秆切断揉搓发酵后打包做面包草喂牛,营养价值高,储存时间长,降低了运输成本。

  牛是复胃动物,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牛吃下草类后先在瘤胃里分解消化一遍,再送到真胃里去分解消化吸收利用。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人工瘤胃”发酵技术对秸秆进行发酵后就可作为单胃动物猪的饲料。用这种饲料养一头育肥猪可节省粮食100-150公斤,养殖母猪每年每头可节省五分之四粮食。“人工瘤胃”是人类在模仿牛等复胃动物瘤胃机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是用秸秆为主料饲养单胃畜禽的一大进步。

  用秸秆做燃料。已经有许多高等院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在综合利用秸秆的研究上出了许多重要成果。以往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主要有直燃式和热解气化式两种。直燃式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产生热量,但其热效率仅为气化的三分之一,且投资大;热解气化式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同时挥发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和焦油,若不加以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只利用了单一的可燃气,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了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在气化炉内将生物质材料限制供氧的条件下燃烧,发生一系列的燃烧反应,同时回收产生的气、液、炭和热水。热解产生的气体主要含有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可将其输入燃气轮机发电或直接向用户供气;产生的液体含有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可用作于饲养家畜、家禽的消毒杀菌液、除臭剂或用于农药、助剂、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肥,在有机农作物中施用效果明显;产生的固体生物质炭经过处理可作为工业用炭、生活用炭、有机复合肥、肥料缓蚀剂等;冷却炉体产生的热水可用在工业或民用。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

  总之,在广大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人人都能用上力,人人都要出力,这是我们取胜的法宝。只要坚持这样做,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路子。

  作者:季昆森(作者系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第二届中华环境奖获得者)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